黄河文化的价值实现与传播路径研究

刘倩倩 张爱琴

[摘要]文章以2019年9月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起点,筛选部分黄河文化的政策文本,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工具从政策价值选择和政策构成要素两个维度进行编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加强黄河文化制度顶层设计、挖掘黄河文化深厚内涵、推动黄河文化“两创”发展、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现实转化、调整黄河文化产业结构等措施,以探究黄河文化的价值实现与传播路径。

[关键词]黄河文化;
价值实现;
传播路径;
政策文本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孕育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因此,把握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黄河文化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索黄河文化的价值实现与传播路径,助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黄河文化的政策文本分析

我国黄河文化相关政策是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为实现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制定的行动依据和行为准则,彰显了政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章以这些政策文本为轴心,运用软件工具对其进行解读,厘清政策文本的特征,以研究黄河文化的价值实现与传播路径。

(一)政策文本选择

文章主要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官方网站搜集并选取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政策,以2019年9月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起点,截至笔者调查日,共筛选出表1中所示的政策文本作为分析对象,并从中提取政策文本的核心要义。

(二)政策文本分析方法

笔者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工具对所筛选的政策文本进行数据处理和编码分析,将词频条件中的“显示字词”设置为“1000”,“具有最小长度”设置为“2”,分析词频并导出词云图谱,如图1所示。词云图谱中的字体大小代表词汇出现的频率,图1直观地展示了我国黄河文化的政策文本中的词汇使用情况,其中除了“黄河”“流域”等地域限定词和“文化”“生态”等对象限定词,“保护”“建设”“发展”等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可见,我国黄河文化相关政策的出发点是解决黄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发展问题。然而,词云图谱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黄河文化的政策内容,因此,笔者进一步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分析。

根据所筛选的政策文本的特点,文章选取“政策价值选择”和“政策构成要素”两个维度作为父节点,并在此逻辑结构下对这些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和分析,构建包含内在价值、工具价值、政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实施五个一级子节点,其中父节点整体编码情况如表2所示。

(三)政策文本分析结果

1.政策价值选择

内在价值指文化自身作为一种形式和内容的价值,没有明显的实用性,却对人类的思想与表达发挥指导作用,是一种非工具的独立的价值,主要包括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工具价值指借由文化这个中介所实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实用性特征,是一种非独立的价值。在我国,文化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识形态价值,可归类为工具价值[3]。笔者通过分析所筛选的政策文本,获得相关政策价值选择的参考点数量,如表3所示。

从政策价值选择的参考点覆盖率来看,内在价值占比31.9%,工具价值占比68.1%。可见,我国黄河文化相关政策更倾向于工具价值,为黄河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提炼的内容来看,黄河文化相关政策在艺术价值上主要表现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即通过对黄河文化的创新发展,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的;
在精神价值上主要表现为以黄河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意识形态价值方面表现为贯彻落实政策指导,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等;
在经济价值方面表现为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黄河文化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等;
在社会价值方面表现为以黄河文化推动社会的建设,促进人民群众交往、社会生态构建、国际文化交流等。

2.政策构成要素

笔者通过对所筛选的政策文本进行逐句编码,将其归类为政策对象、政策目标和政策实施三个子节点,其中政策对象可分为政策执行对象和政策保护对象,因政策执行对象大多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笔者主要聚焦政策保护对象,获得相关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从政策构成要素的参考点覆盖率来看,政策对象占比16.2%,政策目标占比9.0%,政策实施占比74.8%。由此可见,政策实施是政策构成要素的主体内容,黄河文化相关政策在政策实施中发挥直接作用。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如下。第一,黄河文化相关政策的政策保护对象主要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古堤防、古灌溉工程等水文化遗产等,这些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点。第二,黄河文化相关政策的政策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实现黄河文化育民惠民利民;
三是将黄河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各个领域,探索黄河文化的新发展方式,提高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质量。第三,黄河文化相关政策的政策实施包括实施方式和保障措施,其中:实施方式直接作用于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如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黄河文化遗产普查与重点项目调查、推进黄河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建立黄河文化教育基地、开展黄河文化演出活动与黄河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等;
保障措施则通过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如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建立黄河流域规划体系、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等。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黄河文化相关政策从政策价值构成和政策构成要素两个层面为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推动了黄河文化的发展。然而,由于黄河文化资源丰富,如何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续写黄河文化时代篇章、探索黄河文化多样化传播路径,学界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二、黄河文化的价值实现与传播路径

(一)加强黄河文化制度顶层设计,凸显黄河文化意识形态价值

从地理范围上看,黄河流域有着广阔的腹地,资源丰富,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需要制定专项规划与制度,加强组织协调与整体布局,建立健全黄河文化现代化传播体系。首先,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提高思想站位,拓展黄河文化的传播视野,明确传播黄河文化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际行动,积极成立黄河文化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基本路线和主攻方向,以扩大内需为战略抓手,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4]。其次,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建立黄河文化具体专项保障体系,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黄河文化传播的专项方案,指导黄河文化传播工作。再次,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打造专业的黄河文化传播人才体系,培养、吸纳复合型人才,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扩大黄河文化的传播影响力。最后,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整合社会资源,凝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力量,形成黄河文化传播的合力,深化对黄河文化重大课题的研究,建设多元化黄河文化传播平台,实现黄河文化资源与政府政务数据的共享。总之,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加强黄河文化传播的顶层设计,为具体政策实施提供宏观的指导与保障。

(二)挖掘黄河文化深厚内涵,发挥黄河文化精神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黄河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也日益彰显,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只有坚持人民性原则,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扩大黄河文化的产品供给规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挖掘与黄河文化相关的人物、事件、资料,既凸显黄河故事中体现的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又彰显时代发展赋予的新内容,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打造黄河文化品牌,将黄河文化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全球文化交流合作的大局,让黄河文化在传承历史文脉、凝聚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多途径挖掘黄河文化,尤其发挥一线的黄河文化工作者、研究黄河文化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等主力军作用,凸显他们对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不同理解与阐释,从而丰富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以黄河文化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奠定理论基础[5]。

(三)推动黄河文化“两创”发展,拓展黄河文化文艺价值

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打造优越的黄河形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6]。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树立黄河文化创新意识,推进现代技术与黄河文化相融合,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赋能黄河文化的相关内容创作,探索黄河文化的新形态,使黄河文化迸发更强劲的内生动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利用年轻态话语体系,将黄河文化与主流传播方式相结合,使黄河文化兼顾主流文化审美与多元文化要素,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拓展时代价值,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黄河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现实转化,提高黄河文化社会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黄河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内容,要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发挥黄河文化育民惠民利民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整合黄河文化资源,鼓励社区开展以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教育活动,建立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挖掘和整理优质数字文化资源,让黄河文化进社区、进乡村,在人民群众中构建黄河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也要积极打造黄河文化对外传播的新空间载体,创新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模式,运用社交平台搭建黄河文化与国际受众对话的桥梁,根据传播需求及时调整黄河文化的对外传播内容,选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作为切入点,开展黄河文化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从而激发不同民族间的情感共鸣[7],树立黄河文化国际形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品牌。

(五)调整黄河文化产业结构,提升黄河文化经济价值

黄河文化作为一个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系,不仅包括风俗习惯、礼仪等无形要素,还包括古城、古镇等有形要素,蕴藏着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在黄河文化的传播中,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充分利用不同文化类型的特点,调整黄河文化产业结构,使黄河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把黄河文化资源打造成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从而提高黄河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也要以黄河文化为基点,将黄河流域沿线城市打造成融会当地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充分利用资源,坚持文化独特性,建设精品旅游地。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还要依托文化产业,不断拓展黄河文化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挥文化服务的价值,在加大黄河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从而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业、旅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结语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8]。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促进文化自信自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黄河文化的传播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主体要从我国黄河文化相关政策出发,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加强黄河文化制度顶层设计、挖掘黄河文化深厚内涵、推动黄河文化“两创”发展、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现实转化、调整黄河文化产业结构,探索黄河文化的价值实现与传播路径,用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努力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让黄河文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10-15)[2024-04-10].https://www.gov.cn/xinwen/2019-10/15/content_5440023.htm.

[2]习近平.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4-04-10].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周正兵.1981~2020我国文化政策的价值诉求:基于“五年规划”文本的语词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23-30.

[4]刘向阳.基于传承与创新的黄河文化传播体系构建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2(07):65-67.

[5]朱伟利.刍议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传播[J].新闻爱好者,2020(01):32-35.

[6]屠晶晶,李国涛.推动黄河文化实现“两创”:历史、实践、价值的三重视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04):68-71.

[7]严庆,余金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论略: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24-32.

[8]张毅宏.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甘肃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研究[J].丝绸之路,2023(04):69-75.

猜你喜欢 政策文本黄河文化价值实现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文学教育(2017年9期)2017-09-06中国男女平等政策演变特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3期)2017-03-23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与特点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24期)2017-02-14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演进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6期)2017-01-09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三条路径新闻界(2016年13期)2016-12-2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综述教育界·下旬(2016年8期)2016-12-14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价值的实现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解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下“微课”应用价值的实现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3期)2016-02-26基于黄河文化背景下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研究雕塑(2014年4期)2015-05-11

推荐访问:黄河 路径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