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散步:青少年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的新路径

杨少鹏?王磊

摘要:校园欺凌是学校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青少年问题,具有蓄意性、力量不均衡和反复性特点。校园欺凌发生频率高,危害性大,对欺凌事件中的三类群体(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观者)都具有不良影响:导致欺凌者未来犯罪风险增加;
容易使受欺凌者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引发自杀想法;
对于旁观者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影响身心健康。为了预防校园欺凌不断恶化,探索了一种应对校园欺凌的新路径——敬畏散步。敬畏散步能够有效抑制欺凌者的冲动性,减少受欺凌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旁观者自我认知,转化为保护者,进而对预防校园欺凌起到积极作用。敬畏散步干预效果显著,实施便捷,为防治校园欺凌,营造健康校园环境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敬畏散步;
校园欺凌;
反刍思维;
自我感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2-0010-05

一、引言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是指在学校环境内,学生个体或群体对无法自我保护的其他学生进行多次蓄意伤害的攻击性行为[1],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等[2]。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重大负面影响。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36%,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也曾指出,全球每年约有2.46亿青少年遭受过校园欺凌。经历欺凌事件会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情绪障碍[3],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增强自杀意念[4]。为此,教育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来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由此可见,校园欺凌高频爆发,其预防控制刻不容缓。本文从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出发,分别探讨了校园欺凌对不同群体的负面影响,并为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国外对校园欺凌事件中的角色研究比较深入,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欺凌者和受欺凌者上。随着对校园欺凌研究逐步深入,人们也渐渐意识到旁观者群体的重要性,该群体对阻止或者延长欺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5]。因此,本研究除了分析校园欺凌对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的危害外,还进一步探讨了校园欺凌对旁观者的影响,旨在有效引导旁观者在欺凌事件中的积极潜力。

(一)校园欺凌对欺凌者的影响

对欺凌者而言,欺凌行为与其攻击性关系紧密,实施欺凌会进一步强化欺凌的想法,增加个体的暴力行为。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欺凌与犯罪率正相关,早期的欺凌行为能够预测未来的犯罪行为[6]。此外,同伴群体对欺凌者的暴力行为认同度低,常常会因为害怕自己受到伤害而远离欺凌者,这会导致欺凌者难以融入集体中,人际关系紧张,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感受。

(二)校园欺凌对受欺凌者的影响

受欺凌者作为校园欺凌的直接受害者,身体疾病的发生率提高,食欲不振、失眠、眩晕等不适状况已经普遍存在于受欺凌者中。除此之外,受欺凌者的内外化问题也非常普遍[7]。内化问题主要表现在青少年遭受到欺凌后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异常症状[8],增加自杀意念[4]。被欺凌频率越高,越易陷入抑郁情绪中,自杀风险越高。外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受欺凌者会厌学,不愿意回到校园中,并且增加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等危险行为,甚至出现自残、报复等违反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外化行为,容易转变为欺凌者去攻击他人[9],导致校园欺凌恶性循环。

(三)校园欺凌对旁观者的影响

旁观者是指校园欺凌事件中既不是欺凌者也不是受欺凌者的一个复杂群体[10],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数量可高达半数以上。多次目睹校园欺凌可能对旁观者来说是不利的,面对欺凌事件的不作为往往会让他们变得自责、焦虑、恐惧和矛盾[11],失去责任感和同理心,内心变得极度不平衡。为了缓解心理不平衡,旁观者可能会模仿欺凌者去攻击其他群体,加剧欺凌现象,也可能会选择自杀来消除心理冲突[12]。

三、敬畏感能够有效减少校园欺凌

(一)敬畏的内涵

敬畏原型理论将敬畏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广阔浩大,超越当前认知范围事物所引发的复杂情绪体验[13],是一种积极情绪[14]。敬畏的两个核心特征是浩大感和顺应需求。当刺激超出个体预期时便会产生浩大感,除了刺激的物理性质外,还涉及认知层面,比如人格魅力、科学知识等;
顺应需求是一种稳定、暂时的动机状态,是个体为了适应与认知图式不一致的刺激而进行调整的过程[15]。

(二)敬畏能够降低攻击性

敬畏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从欺凌的形成机制来看,一般攻击模型认为个人特征和情景因素的输入会对个体认知、情感等内部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评估和决策过程,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发生欺凌行为[16]。敬畏可以降低个体的攻击行为,通过叙事回忆任务和视频范式诱发敬畏情绪后,有效降低了个体的攻击性[17];
此外,敬畏情绪也能够提高共情能力[18],影响个体对于情景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攻击的作用[19]。因此,敬畏能够抑制个体的攻击性而减少校园欺凌,可以通过诱发个体敬畏感的方式来对校园欺凌进行预防和干预。

四、敬畏散步:提升敬畏感,进而减少校园欺凌

(一)敬畏散步的含义

敬畏可以通过观看自然视频、回忆书写有关敬畏体验来诱发,也可以通过走进大自然来激发。敬畏散步是指在充满自然元素的环境中行走,感受周围自然景物从而诱发敬畏情绪。敬畏散步有诸多益处:在行走50分钟后,能够降低反刍思维[20];
相较于在城市环境中行走,身处于自然环境中的个體消极情绪有所下降[21];
在进行为期8周的敬畏行走干预后,个体的积极情绪增加[22]。这样一种新的干预措施,无论是对欺凌者、受欺凌者,还是旁观者都具有积极影响。

(二)敬畏散步提升了敬畏感,能够抑制欺凌者的冲动性

冲动性是导致欺凌持续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对于未来实施欺凌也有预测作用[23]。敬畏散步可以提高个体的敬畏感,能够有效抑制欺凌者的冲动性,进而减少校园欺凌。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敬畏体验可以增强个体的自我监控,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24]。自我控制是校园欺凌的保护因素,对于抑制个体不良情绪和冲动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25]。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较高的人冲动性更低[26];
自我控制能力高的个体能够主动调节情绪和行为,并评估自身行为的后果,对减少欺凌有帮助[27]。此外,相关的脑机制研究也发现,敬畏体验与前扣带回脑区有着密切的联系[28],该脑区主要对有意识的自我调控起作用,通过监控行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敬畏散步干预后,欺凌者会变得更加自律,提升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行为的原因与后果,降低其冲动性,从根源上预防校园欺凌。

(三)敬畏散步增强了个体与自然的联结,能够有效缓解受欺凌者的负面情绪

受欺凌者在遭受到校园欺凌后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常常陷入反刍思维中,将注意力聚集在欺凌事件,进一步加剧焦虑、抑郁症状[29]。敬畏可以通过增强受欺凌者与自然的联结,减少欺凌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受欺凌者陷入恶性循环中。自然联结是指个体在情感体验上与自然的联结感与同一感[30]。已有研究证明,敬畏可以促进个体与自然联结[31],对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缓解作用[32]。当受欺凌者接触自然时可以引发积极情绪,有效缓解外界刺激给生理和心理上带来的伤害,随着自然联结水平提高,个体抑郁状况便会有所改善。此外,个体注意资源是有限的,敬畏散步后,个体的注意力会转移到自然景物之中,有助于受欺凌者减少反刍,促进积极思考和行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1]。

重要的是,反刍思维减少还可以降低个体的攻击性,避免受欺凌者转变成欺凌者去攻击他人。这是因为反刍思维高的个体认知能力受损,人际功能退化,对外界环境的各种负性刺激变得非常敏感多疑,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会产生敌意性的偏见,容易将他人模糊的言语和行为视为有攻击性的信息,进而导致敌意水平升高,攻击性增强,促使攻击行为的产生[33]。因此,敬畏散步能够有效改善受欺凌者负面情绪,并且抑制校园欺凌事件进一步恶化。

(四)敬畏散步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感知,对旁观者的主动干预产生积极影响

旁观者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影响具有双向性,是选择煽风点火还是保护制止,这取决于旁观者对欺凌是如何认知加工的。敬畏可以让旁观者化身为保护者,对欺凌事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经历敬畏体验可以让个体感受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部分,增加归属感,对自我与他人或环境之间的联系关注增强[34],而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减少,更加关心他人。所以当面临欺凌事件时,敬畏高的个体较少采用道德推脱的方式回避问题,并且更能够设身处地为受欺凌者着想,体会到他们的无助和痛苦,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受欺凌者摆脱困境[35]。敬畏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旁观者是否会介入欺凌事件中。有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的旁观者在目睹欺凌的时候,会更加主动采取积极的行为去保护受欺凌者[36];
低效能感的旁观者会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以保护受欺凌者,会产生退缩和恐惧心理[37]。因此,敬畏散步可以促进积极的旁观者行为,避免消极的旁观者行为,对校园欺凌的干预有积极效应。

(五)敬畏散步操作简便,能够应用于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

敬畏散步的干预实施便捷、效果好,能够有效激发个体的敬畏情绪,对于校园欺凌中的三种角色具有不同的影响。仅仅在自然环境中散步一次便有显著的作用[21],可以让个体摆脱反刍思维,阻碍消极情绪的吞噬,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校园欺凌。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心理健康课程,转变传统授课形式,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激发敬畏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以带领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行走,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还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

五、结论

校园欺凌频繁发生、危害性大,敬畏散步可以有效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一方面,敬畏散步干预益处诸多:可以有效抑制欺凌者的冲动性;
可以作为受欺凌者发泄负面情绪的树洞;
可以让旁观者化身为正义使者,使其在目睹校园欺凌的时候能够及时制止并保护受欺凌者,进而避免校园欺凌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敬畏散步干预便捷,适用性广,一次的敬畏散步体验便可缓解负面情绪,可以在中小学广泛应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校园环境提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Salmivalli C. Bullying and the peer group:A review[J].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10,15(2):112-120.

[2]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34(4):387-394.

[3]Hong J S,Espelage D L,Rose C A. Bullying,peer victimization,and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9,28(9):2329-2334.

[4]陈珊珊,何阳,袁梦园,等.初中生抑郁症状在同伴欺凌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0):1456-1461.

[5]金绪泽,刘慧仿.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差异及其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3):151-156.

[6]Walters G D,Espelage D L.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subsequent delinquency:a regression-based analysis of early adolescent schoolchildren[J].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2018,39(5):669-688.

[7]吴正慧,赵占锋,谭咏梅,等.小学生校园欺凌及其与问题行为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3,37(3):213-218.

[8]刘小群,刘倩雯,吴芳,等.中学生同胞欺凌和同伴欺凌的共发性及其与抑郁和焦虑的关联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30(2):382-386,413.

[9]刘艳丽,陆桂芝.校园欺凌行为中受欺凌者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7(5):60-66,95.

[10]Salmivalli C,Poskiparta E. Making bullying prevention a priority in Finnish schools:The KiVa antibullying program[J].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2012(133):41–53.

[11]Midgett A,Doumas D M. Witnessing bullying at schoo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eing a bystander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J]. School Mental Health,2019,11(3):454-463.

[12]李缘,苏普玉.校园欺凌事件旁观者不作为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0):1591-1595.

[13]Keltner D,Haidt J. Approaching awe,a moral,spiritual,and aesthetic emotion[J].Cognition & Emotion,2003,17(2):297-314.

[14]董蕊,彭凯平,喻丰.积极情绪之敬畏[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1):1996-2005.

[15]赵小红,童薇,陈桃林,等.敬畏的心理模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29(3):520-530.

[16]Anderson C A,Bushman B J. Human aggress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1):27-51.

[17]Yang Y,Yang Z,Bao T,et al. Elicited awe decreases aggression[J].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2016(10):1-13.

[18]罗利,杨东,陈圣栋,等.特质敬畏对亲社会倾向的正向预测:自我超越和共情的多重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20(3):390-396.

[19]刘君妍,杨春柳,屈泽悦,等.小学生共情与攻击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0):7-12.

[20]Bratman G N,Daily G C,Levy B J,et al.The benefits of nature experience:improved affect and cognition[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5,138:41-50.

[21]Lopes S,Lima M,Silva K. Nature can get it out of your mind:The rumination reducing effects of contact with nature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awe and mood[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20,71:101489.

[22]Sturm V E,Datta S,Roy A R K,et al. Big smile,small self:Awe walks promote prosocial positive emotions in older adults[J]. Emotion,2022,22(5):1044-1058.

[23]Walters G D,Espelage D L.Cognitive insensitivity and cognitive impulsivity as mediators of bullying continuity:extending the psychological inertia construct to bullying behavior[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18,33(4):527-536.

[24]李鑫,劉振会,金童林,等.外倾性对成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敬畏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18(3):398-404.

[25]韩雪,张野,张珊珊.初中女生反社会行为特质自我控制与校园欺凌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3):372-375.

[26]Mao T,Pan W,Zhu Y,et al. Self-control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 and impulsivi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8,129(15):70-75.

[27]李思奕,金灿灿.中学生父母监控与网络欺凌:自我控制与人际适应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6):1221-1225.

[28]Guan F,Xiang Y,Chen O,et al. Neural basis of dispositional awe[J].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2018,12:209.

[29]Liu C,Liu Z,Yuan G. The longitudinal influence of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on depressio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The mediation role of rumination[J].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2020,34(4):206-210.

[30]Mayer F S,Frantz C M. The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A measure of individualsfeeling in community with natur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4,24(4):503-515.

[31]Yang Y,Hu J,Jing F,et al. From awe to ecological behavior:the mediating role of connectedness to nature[J]. Sustainability,2018,10(7):2477.

[32]朱黎君,杨强,叶宝娟,等.自然联结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38(6):886-893.

[33]金童林,乌云特娜,张璐,等.社会逆境感知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反刍思维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36(4):414-421.

[34]Piff P K,Dietze P,Feinberg M,et al. Awe,the small self,and prosocial behavi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5,108(6):883-899.

[35]王庆林,武晨阳,宫火良,等.初中生校园欺凌旁观者行为及其与共情和自我效能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12):1013-1018.

[36]Wachs S,Bilz L,Fischer S M,et al.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intervene in bullying:direct and indirect associations with classroom cohesion and self-efficac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8,15(11):2577.

[37]Bauman S,Yoon J,Iurino C,et al. Experiences of adolescent witnesses to peer victimization:The bystander effect[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20,80:1-14.

編辑/ 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校园欺凌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人民论坛(2017年2期)2017-02-18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应对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3期)2017-02-06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应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7年1期)2017-02-05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校园欺凌”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1期)2017-01-21法律规制校园欺凌的若干思考法制与社会(2017年1期)2017-01-20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南方周末(2016-08-11)2016-08-11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今日教育(2016年6期)2016-07-18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39期)2016-06-12

推荐访问:欺凌 敬畏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