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丢失影响因素的认识及进展

高晓辉,任玉环*

(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 西宁 810000;
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青海 西宁 810000)

围绝经期这一时期为女性绝经前后阶段的中间时期,和临床特征、内分泌和生物学等医学知识具有相关性,可能表现出卵巢功能衰弱的预兆,这一时期会延续到最后一次月经的后1年。女性在进入这一时期后,卵巢功能快速下降,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负反馈调节能力下降,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增长,导致骨量丢失迅速,增加骨质疏松患病风险。该病症具有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可能性提高的临床特点,对妇女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威胁。经过长期地参考国内外的专业资料文献,获知近数年内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的骨量丢失问题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影响因素,统筹阐述部分因素,探讨这类女性在骨量丢失期间的危险因素,从而迅速对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识别,预测这类患者骨折风险并进行早期干预。

围绝经期女性的骨量缺乏与年龄变动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最大骨密度下降发生在末次月经前1年和末次月经后的前2年。根据这类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现象可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增加。该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退化性疾病类型,可于任何年龄起病,但是以绝经后女性为主要群体,同时有调查显示女性在绝经后5~10年最易发生骨质疏松,是对人类健康程度具有严重影响的疾病类型。有研究结果表明[1-2],骨量下降不是仅限于绝经后妇女的疾病,它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普遍存在。总之,低骨密度在围绝经期女性中是比较广泛存在的现象。

国内研究[3]结果显示,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女性骨密度呈下降趋势,因此适量增加体质量和体脂有利于骨密度增加。该病症的产生和体质量对于骨骼施加的物理负荷息息相关,能够帮助骨形成,且体质量的变动对骨形成、骨量丢失状况具有较多的影响力。对于高体质量者而言,绝经后的雌激素转换增加,该激素主要发挥连接成骨细胞膜并产生雌激素受体结合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成骨细胞的护骨素表达能力;
而激素能够对甲状旁腺激素的骨吸收能力发挥出抑制作用,推进骨形成和骨吸收。上述的高体质量者具备着维护骨密度、衍生脂肪组织和雌激素的、结合性激素与球蛋白、增长游离性激素的数量的相关功能。因此,体质量的适宜状态能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产生延缓效果。

目前研究认为,女性围绝经期阶段无法产生足量的雌激素,导致无法对抗破骨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导致骨重建障碍、骨显微结构调整的情况产生,导致骨量丢失现象严重,最终出现骨质疏松症。而由于患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通常关注度较低,后期骨小梁发生断裂后,现有治疗方法无法修复断裂的骨小梁,导致骨折风险增加。雌激素可以维持骨矿含量稳定,对于各个阶段的妇女,保证骨矿含量正常具有尤为重要的影响,大约有25%的围绝经期女性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问题。我国研究者文新强在研究报告中表示[4],绝经前女性血清促卵泡激素水平和绝经后相比显著降低,且绝经前女性雌二醇水平比绝经后组高,差异显著(P<0. 05) ,提示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已经开始紊乱,同时以绝经后激素变化更为显著。因此,在早期进行性激素的检测,能够预判出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波动情况,利于后续开展检测骨密度的工作,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预防价值。此外,由于怀孕、分娩和更年期导致的骨量损耗,使得女性更容易出现骨量较低。特别表现在女性的妊娠阶段,胎儿对母体的吸收需求约占30g钙,在无法迅速补充食物药物的情况下,会增加母体骨钙丢失程度,多产同样会导致围绝经期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状。

国外有一项研究发现[5],中度至久坐的体力劳动和阳光照射不足是与低骨密度显著独立相关的因素。骨组织不断吸收与重建呈现动态平衡,每周超过4次的有氧运动可以对抗骨质丢失。适度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骨微结构、提高骨密度及骨强度。因此,早期规律运动、如负重锻炼等,注重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优化、重新调整现有的生活、工作方式,帮助骨密度值增长至最大限值,会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状、后续病症威胁发生的可能性。

维生素D和钙是骨形成所必需的物质。钙的缺乏导致骨量下降和骨质疏松。维生素D能够增加人体吸收、应用钙、磷代谢的能力,对肠内钙磷吸收效率和骨质钙化状况加以优化。因此,预防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丢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饮食上添加维生素D和钙的乳制品将能有效减少钙丢失,在更大程度上抑制骨代谢,增加骨密度。食品的钙、维生素D成分通常来自于乳制品 (例如牛奶、酸奶、奶酪)、鱼类,而瓜果蔬菜的含量较少,基本上维生素A、C和水果、蔬菜息息相关,因此合理的饮食配比将可以充分降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概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女性的常见病,如今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比较单一,只能发挥出增粗、增厚骨小梁和修复小孔的作用,骨小梁断裂后无法重新连接起来,这就意味着骨质疏松的预防可能比后期的治疗更为重要。从另一个方面讲,患病人群的运动保健知识不足和骨质疏松高发密切相关。女性处于绝经后时期,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频率呈现渐进性增长的态势,受限于多样化的影响因素,治疗效果无法提前做出准确的判断。北美绝经妇女协会绝经后骨质疏松指南指出:均衡膳食要保证蛋白质和钙、盐比例协调合理;
少吸烟、少饮酒等习惯和谨慎使用骨代谢药物;
减少跌倒损伤,积极开展户外活动,以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的形式提高骨健康状况。另外,早在2016年国际绝经协会全球共识中指出:激素补充疗法可有效减少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可能性,而这也是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目的之一。激素补充也有预防绝经后女性的骨量丢失病症的功能。因此,绝经前女性积极预防骨质疏松要做到合理饮食搭配,适当规律的体育锻炼,在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后,提前进行相关激素补充,从而达到预防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症状, 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骨量绝经期骨质疏松症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4期)2022-05-23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3期)2022-05-10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保健与生活(2022年5期)2022-03-15女性身体有了某些“变化”,可能快触碰到绝经期了人人健康(2021年21期)2021-12-09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6期)2021-11-20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营养影响骨骼强度保健与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6期)2014-01-31

推荐访问:绝经期 丢失 进展